
"1.3817不銹鋼憑借17%~19%高錳與3%~5%鉻的獨特配比,兼具耐磨耐蝕與優異加工性,是閥門、齒輪等關鍵部件的理想選擇。切削時選用硬質合金刀具中低速加工,熱成型需1100~1150℃高溫塑性,焊接推薦TIG配合專用焊絲,注意控制加工硬化與層間溫度。"
1.3817 是德國DIN標準的閥門專用不銹鋼牌號,對應鋼號 X40MnCr18,執行標準為 SEW 490。
? 核心特性
化學成分(質量百分比范圍):
碳(C):0.40%~0.55%
錳(Mn):17.00%~19.00%(高錳特性)
鉻(Cr):3.00%~5.00%(中等鉻含量)
硅(Si)≤0.80%,磷(P)≤0.100%,硫(S)≤0.030%。
性能優勢:
高耐磨性與耐腐蝕性,適應高應力環境;
良好低溫/高溫韌性及抗氧化性;
優異加工性(切割、焊接、沖壓)。
? 應用領域
工業閥門:閥桿、閥座等核心部件;
機械零件:高強度齒輪、軸承;
擴展場景:化工設備、汽車輕量化部件。
? 供應形式
圓鋼、線材、板材等,
1.3817不銹鋼(德國DIN標準牌號,對應X40MnCr18)因其特殊的高錳鉻合金設計,在加工性能上具有顯著優勢,但也存在特定注意事項。以下是其關鍵加工性能分析及操作要點:
?? 一、切削加工性能
刀具選擇
高錳含量(17%~19%)導致材料硬度較高,需采用硬質合金刀具(如YG8、YW2)或涂層刀具,避免高速鋼刀具過快磨損。退火態(硬度≤250 HB)下切削性更佳,可降低加工硬化傾向。
切削參數優化
轉速:建議中低速(車削線速度80~120 m/min);
進給量:小進給(0.1~0.2 mm/r)配合冷卻液,減少切削熱積累。
?? 二、成型加工特性
冷成型
可進行折彎、沖壓,但因高錳特性易引發加工硬化,需控制單次變形量(建議≤15%),復雜形狀需分步成型并中間退火。
冷拉拔時需潤滑劑保護表面,防止裂紋。
熱成型
加熱至1100~1150℃ 后熱鍛/熱軋,高溫塑性良好,但需避免溫度低于850℃導致開裂。
? 三、焊接性能及工藝要點
適用焊接方法
支持TIG(氬弧焊)、MIG(氣體保護焊),焊材推薦匹配高錳鉻成分的ER308LSi或專用焊絲(如Sandvik 22.8.3L)。
關鍵控制措施
預熱/層溫:預熱150~200℃,層間溫度≤250℃,抑制冷裂紋;
焊后處理:600~650℃消應力退火,避免熱影響區脆化。
?? 四、特殊加工注意事項
加工硬化管理
高錳特性使材料在切削或冷變形后表面硬度顯著提升(可達400 HB),需合理安排工序,避免連續高強度加工。
表面完整性
磨削時選用軟砂輪(如棕剛玉),防止燒傷;電化學拋光可提升耐蝕性,但需控制電流密度。
?? 總結
1.3817不銹鋼加工需兼顧高錳特性:
? 優勢:退火態易切削,熱成型塑性好,焊接適應性廣;
?? 難點:加工硬化顯著,需優化刀具與工藝參數;
?? 推薦策略:復雜零件采用"退火→粗加工→淬火回火→精加工"流程,平衡效率與精度。